晶振电路的原理
晶振是晶体振荡器的简称,在电气上它能够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电工学上这个网络有两个谐振点,以频率的高低分其中较低的频率是串联谐振,较高的频率是并联谐振。因为晶体自身的特性致使这两个频率的间隔适当的挨近,在这个极窄的频率规模内,晶振等效为一个电感,所以只需晶振的两头并联上适宜的电容它就会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这个并联谐振电路加到一个负反馈电路中就能够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因为晶振等效为电感的频率规模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参数改变很大,这个振荡器的频率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晶振有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负载电容值,选择与负载电容值相等的并联电容,就能够得到晶振标称的谐振频率。 一般的晶振振荡电路都是在一个反相放大器(留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两头接入晶振,再有两个电容别离接到晶振的两头,每个电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这两个电容串联的容量值就应该等于负载电容,请留意一般IC的引脚都有等效输入电容,这个不能忽略。 一般的晶振的负载电容为15p或12.5p ,假如再考虑元件引脚的等效输入电容,则两个22p的电容构成晶振的振荡电路就是比较好的选择。